世间欢喜消遣人

世间欢喜消遣人简介

《世间欢喜消遣人》是一本关于朱光潜毕生作品的精选集,全面展示了其思想精华和美学思考,从各个方面向读者娓娓道出了一个自在、自我的人生应该是怎样度过的,给予当今浮躁社会的人们以有益的指导。

《世间欢喜消遣人》所选文章的作者朱光潜是中国美学界的大师,是中国系统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第一人,为中国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蜚声中外。

《世间欢喜消遣人》为四色印刷,内文中插入了几十幅精美的艺术名画,让读者在阅读大师优美文字的同时,也能徜徉于视觉的享受中。

世间欢喜消遣人 名言/名句/语录

且再拿这幅画来比譬生命。我们过去生活正如画一幅画,当前我们所要经心的不是这幅画画成之后会有怎样一个命运,归于永恒或是归于毁灭,阵如何把它画成一幅画,有画所应有的形相与生命。不求诸抓得住现在而求诸渺茫不可知的未来,这正如佛经所说的身怀珠玉而向他人行乞。但是事实上许多然都在未来的永恒或毁灭上打计算。 我在一篇很早的文章里提出我个人做人的信条,现在想起,觉得其中仍有可取之处,现在不妨趁此再提出供读者参考。我把我的信条叫作“三此主义”,就是此身、此时、此地。一、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别人。二、此时应该做起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三、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的另一地位去做。这是一个极现实的主义。本分人做本分事,脚踏实地,丝毫不带一点浪漫情调。我相信如果我们能够彻底地照着做,不至于很误事。西谚说得好:“手中的一只鸟,值得林中的两只鸟。”许多“有大志”者往往为着觊觎林中的两只鸟,让手中的一只鸟安然逃脱。 一个海边的农夫逢人称赞他的门前海景时,便很羞涩地回过头来指着屋后一园菜说:“门前虽没有什么可看的,屋后这一园菜却还不差。”许多人如果不知道周鼎汉瓶是很值钱的古董,我相信他们宁愿要一个不易打烂的铁锅或瓷罐,不愿要那些不能煮饭藏菜的破铜破铁。这些人都是不能在艺术品或自然美和实际人生之中维持一种适当的距离。 总之,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卸;郁由于静止,求泄的方法在动。从前儒家讲心性的话,从近代心理学眼光看,都很粗疏,只有孟子的“尽性”一个主张,含义非常深广。一切道德学说都不免肤浅,如果不从“尽性”的基点出发。如果把“尽性”两字懂得透彻,我以为生活的目的在此,生活方式也就在此。人性固然是复杂的,可是人是动物,基本性不不外乎动。从动的中间我们可以寻出无限快感。这个道理我可以拿两件小事来印证:从前我住在家里,自己的书房总喜欢自己打扫。每看到书籍零乱,灰尘满地,你亲自去洒扫一过,霎时间混沌的世界变成明窗净几,此时悠然就坐,游目骋怀,乃觉有不可言传的快慰;再比方你自己是喜欢打网球的,当你起劲打球时,你还记得天地间所谓烦恼么?
Copyright ©2023 读经典  |   渝ICP备2023004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