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下笔如显微镜般尽现人性,台湾作家唐诺却对她另有一番同情:“张爱玲一直被看成诗歌精微洞视一切人情世故的无与伦比的小说家,她在这上头的确惊人,就她书写时的轻轻年纪而言。但等你自己年过四十了,被迫知道人心的复杂种种,你再回头读张爱玲,很容易发现原来她是如此‘文学’,小说中诸多人的反应、诸多触及人性复杂幽深的地方,张爱玲往往力有未逮,她只能凭借自己惊人的聪明屈才去想去编,并仰靠自己漂亮灵动而且气氛营造能力十足的笔盖过去……真是苦了你了,孩子。”
张爱玲是现代文学的“祖师奶奶”?就算是,祖师奶奶毕竟也曾年轻。当你敢于发现和正视张爱玲的“嫩”,恭喜,表示你已走过千山万水,看岳归来,心底自有一片辽阔的云海。

热门推荐

1、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最后审判》:一个死去的罪犯到了天上法庭,接受审判,但上帝此回不再主导一切,交由人类担任法官,审了一轮,法官判他下地狱。罪犯接受宣判后,质问上帝,为什么你不出手判决,上帝回答:“因为我知道每一件事情的细节。如果法官跟我一样,知道每一件事,完完全全的每一件事,他们也一样没法做出裁判;他们将了解每一件事,同时感到心痛。我怎么可能审判你呢 法官看到的只是你的罪行,但我知道的是你的所有事情和背景和选择……这就是我无法审判你的原因。” 2、到底“控”到什么程度才算“控”呢 即使“控”了大叔,是否表示不“控”少年正太 会不会是,如同男子往往又爱熟女又爱少女,女子亦是欲望多元,熟年少年,冀图兼而得之 千万别低估了女子之贪欲,她们亦是人,跟男人相同,古往今来都一样,只不过时空处境和身份位置有异,遂有了很不一样的宣示表白。 3、是身如焰,从渴爱生。是身如幻,从颠倒起。是身如梦,为虚妄见;是身如影,从业缘现。 4、男女相处总有人间规律的线索可循,从好奇而探索,从探索而考究,最后呢,是由考究而放弃,像一个破了暗洞的水缸,不存湿润,只剩斑驳。 其中又自是有起有伏,共处久了,对话的机会多了,对话的题材却变少,有时也不一定跟题材的多寡有关,二世一切都太熟悉,开口把话说至一半,望一下对方,眼神已经告诉你,他明白了,懂了,不必说了,而且相处了这么长的时间,如果他仍不明白仍不懂,再说千遍亦是枉然。于是便可静止,如一幅静物写生,美态自存,却是那么无声寂寥。 寂寥并非痛苦,它只是没有快乐,心跳的频率像睡眠时的呼吸一样顺畅,你几乎以为它可以完全受到自己控制,波纹不兴,你像躺在一个无风的湖上仰面望云,生命仿佛于此停顿。你甚至失去了表达的能力。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查看更多 >
马家辉

原作者:马家辉

马家辉作品: 《大叔》 《鸳鸯六七四》 《爱上几个人渣》 《龙头凤尾》 《小妹》 《暧昧的瞬间》 《关于岁月的隐秘情事》
马家辉简介:

马家辉(1963年-),生于香港,湾仔长大,台湾大学心理学系学士,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科学硕士,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社会学博士,香港传媒人、专栏作家、文化评论学者,台湾问题研究员,曾任台湾华商广告公司文案企划、台湾《大地》地理杂志记者、《明报》世纪版和读书版策划顾问,凤凰卫视、有线电视、香港电台节目主持等。现为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助理主任,有多本著作结集出版。... (更多)

Copyright ©2023 读经典  |   渝ICP备2023004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