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手红尘

素手红尘简介

小说描写了自军阀统治时期直至抗战胜利前后尚家四姐妹的人生故事,试图全景式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青年的生活状态与思想状况。尚家四姐妹是那个时代各种女性的缩影,作者意在写出一部变革中的民国女性解放史,整部小说情节连贯,环环相扣,荡气回肠;文字优美考究,人物鲜活,历史背景广阔,情节跌宕起伏,是一部可读性很强、又有着严肃历史思索的精品原创小说。

军阀时期,大家族尚家的四个女儿聪明伶俐,各有千秋。大女儿已经出嫁,二女儿一心要革命,远赴东洋寻找革命真理;三女四女在北京遇到了充满魅力的才子兼革命者欧阳夏,并都钟情于他……

正如本书题记所言,“最美不过,凭一双素手,劈开那红尘”,筱秋和意浓二姐妹,都是敢爱敢恨、有着独立精神追求的新女性;姐妹俩互争互补,将一个轰轰烈烈的时代,点缀得更加奇绚。

本书是写民国女性写得最妥贴、最有韵致的小说之一。

素手红尘 名言/名句/语录

尚大人一生爱书、好书,扩建新宅,他特地建了藏书室“长恩精舍”,来存储他的万卷藏书,没想到宅院一建三年才落成,建成逢秋,又赶上尚大人五十九岁寿诞,民间做寿讲究“过九不过十”,尚家索性把“乔迁”和“做寿”两喜并作一喜,连着做一做,热闹热闹,附近的官绅也都还凑趣,忙不迭地跑来恭贺,一聚聚到暮色深垂还未散场。又一个人站起来敬酒,尚大人二话没说,一仰脖子喝了,人却差点没站稳,站在旁边的尚夫人连忙扶住。尚夫人一身雪青棉衫,上面绣着银竹,衫子谈不上掐腰,但还是隐约看得出身材,她朝后梳着发髻,是晚清寻常的类型,但衬着她被灯光暖红的鹅蛋脸,格外利落精神。 太阳落尽了就掌灯。六安城虽不大,但尚家还是赶新潮用上了“洋灯”,整个大厅被罗光照得通明,屋子当中一只八仙桌,十来个男人坐着,菜吃到半中间,酒却一直没停,几个士绅轮番站起来敬,主座的东道面色酡红,站起来身子明显有些晃,但他还是笑语盈盈,一杯接着一杯。因为是秋天,背面沿窗摆着一行黄色蟹爪菊,一个小女孩站在旁边,约莫十一二岁,个子超半人高,梳辫子,身着素色对襟连衫,口里念念有词,揪着菊花瓣数数。她只是觉得有些闷,这酒已经喝了不短时间了,阿爸没得空跟她说一句话,还有新学的诗,李商隐的,她早背熟了,等着阿爸问课。 月过中天,厅堂的酒还没散,女眷们梳洗完毕,吹灯就寝。静素小,还需尚夫人带着睡;静安出嫁,带着丫头回娘家,自然单住一间;静若跟静之挤一个屋。夜像沉在墨里,静若坐在床头用细细草棍拨灯火,静之摘掉帽子,脱掉靴子,一骨碌爬上床,两只脚凉飕飕,直朝静若身上杵,惊得静若在被子里一阵乱踢,一边笑一边说:“还这样,不信以后你到了婆家也这样。”静之一脸严肃,灯火在她脸上晃来晃去,“什么婆家娘家,没这打算。”静若翻身坐起来,“不由得你不打算,娘都安排好了,就是我们在凤城的同乡,江家的三少爷,隔了年就要送你过门。”静若也不想姐姐那么快出嫁,但她偏要故意打趣一下,她喜欢姐姐身上这股子“憨劲”。静之把被子一掀,一个鲤鱼打挺钻进了被里。
Copyright ©2023 读经典  |   渝ICP备2023004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