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焦灼

心灵的焦灼简介

本书是茨威格在一九三八年流亡国外时发表的长篇小说,也是他生前面世的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轻骑兵少尉霍夫米勒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贵族地主封?开克斯法尔伐的女儿艾迪特。这位姑娘生性活泼,正直繁花似锦的年龄,却不幸下肢瘫痪,霍夫米勒对她深表同情,却因此酿成悲剧。

奥匈帝国骑兵少尉霍夫米勒偶然结识了下肢瘫痪的少女艾迪特,出于同情常去陪伴、关心、帮助她,天长日久,使艾迪特萌生了爱情。霍夫米勒发觉艾迪特倾心于自己,便惶然不知所措。经过一番痛苦、矛盾的内心挣扎,霍夫米勒出于同情和怜悯而答应与艾迪特订婚,但旋即后悔。艾迪特得知霍夫米勒毁约,痛不欲生,跳楼自杀。霍夫米勒因此带着沉重的负罪感而抱恨终生。

在《心灵的焦的》的前言中,茨威格对同情这个概念有着自己的理解:同情有两种。一种同情偏向感伤,实际上只是心灵的焦灼。看到别人的不幸,急于尽快地成身出来,以免受到感动,陷入难堪的境地,这种同情报本不是对别人的痛苦颇有同感,而只是本能地予以抗拒,免得它殃及自己的心灵。另一种同情才算得上真正的同情,它毫无感伤的色彩,但富有积极的精神,这种同情对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十分清楚,它下定决心耐心地和别人—起经历一切磨难,直到力量耗尽,甚至力竭也不歇息。茨威格对同情的理解很清晰很深刻,他也在这部作品中极力向我们展示了他所理解的这两种同精,然而除了同情,二人到底是什么样的情感,霍夫米勒对于艾迪特的感情——尤其是到后来——究竟是同情还是爱,一直是讨论的一个话题,这也是这部作品的魅力所在。

Copyright ©2023 读经典  |   渝ICP备2023004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