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简介
《无量寿经》全称《佛说无量寿经》,是净土宗的核心经典、主要理论依据,为《净土五经一论》之首。
《无量寿经》是根据“十方净土”的思想建立起来的净土类经典,也是净土宗所依据的“三经”之一。经中主要叙述过去世法藏菩萨历劫修行成无量寿佛的经过,及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殊胜。净土信仰自宋之后就成为与禅并驾齐驱的两大佛教思潮之一,到近现代更出现“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景象,故《无量寿经》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影响至为广泛和深远。
叙述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为大比丘众12000人及普贤、慈氏等诸大菩萨说法,谓过去世自在王佛时,有国王出家为僧,号法藏,发四十八大愿,称:“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经漫长时期,积无量德行,在十劫前成佛,号“无量寿佛”。光明寿命最尊第一。其国土谓安乐净土,无量功德庄严,国中声闻、菩萨无数,讲堂、精舍、宫殿、楼观、宝树、宝池等均以七宝严饰,百味饮食随意而至,自然演出万种伎乐,皆是法音。其国人等智慧高明,颜貌端庄,但受诸乐,无有众苦,皆能趋向佛之正道。至于往生者有上辈、中辈、下辈之分。彼国菩萨都得到一生补处(即隔一生而成佛),以观世音、大势至为上首。最后释迦牟尼劝弥勒及诸天人等,备勤精进,不存怀疑,信心回向,便能在彼国七宝华中化生,等等。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