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四十二章经

佛说四十二章经简介

据历史记载,《佛说四十二章经》是从印度传到中国来的第一部重要经典著作。迦叶摩腾、竺法兰把佛所说的某一段话称为一章,共选集了四十二段话,编集成了这部《佛说四十二章经》。又绘画释迦牟尼佛像供养,由是东土佛法僧三宝具足,是为佛教传入中国之始。《佛说四十二章经》集结了佛陀关于持戒、忍辱、断欲、精进、观空等事的四十二段语录。通篇言简义丰,明了易懂,通摄大小乘一切教义,涵诸法要。这部经典反复强调了持戒的重要性,告诉佛教弟子应该如何修行。祖师大德将此经和《佛遗教经》、《八大人觉经》合称之为《佛遗教三经》。

《佛说四十二章经》是一部既概括简短,而又十分重要的经典。读者试想:汉明帝自从永平三年某夜梦见“金人”以后,为什么对此便念念不忘?后来经过大臣们四年多郑重其事地历史查考和研究分析以后,确认在西方印度有佛出世,并留有与中国儒、道之教有所不同的教理。因而明帝特地组织了一个具有十八人之多的探访团,西去印度求法;结果在中印度的地方,遇到了二位神通广大的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请问读者:佛经种类数量浩大:真是汗牛充栋,为什么这两位神异高僧,会首先选择这部《佛说四十二章经》把它传到中国来呢?

有些人说,这是一部讲小乘佛法的经典。其实不然。这部经典,佛并不是在一个专门的法会上说的,而是在佛涅盘以后,由他的弟子们,把他一生所说的一些警句,择要系统编集而成。也就是宣化上人所说的:这是一部“佛的语录”。把佛所说的某一段话称为一章,共选集了四十二段话,编集成了这部《佛说四十二章经》。因此,这部经典实在既不能说单只是小乘佛法,也不能说单只是大乘佛法;而是综合佛一生所说的大小乘全部佛法。

这部经典,实在集结得很好,充分反映了佛说法的全部过程。从小到大,由浅入深。从小乘的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罗汉四果开始,而至申述“念等本空”:“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强调“真假并观”:“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以及“无著得道”:“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进而阐明中道要义:“处中得道”“清净安乐”;最后则归结于佛法的根本真理:“生即有灭”以及“达世如幻”。通过有生有灭如幻如化的相对真理,而达到真实不虚、如如不动,乃至动静一体的大乘绝对真理。

在这部经中,从第二章起,有很多章节,一再强调要:“断欲绝求”、“割爱去贪”、“舍爱得道”、“财色招苦”、“色欲障道”、“欲火烧身”、“意马莫纵”、“正观敌色”、“欲火远离”、“心寂欲除”,乃至“直心出欲”。在四十二个章节中,共有十一个(四分之一强),反复强调断欲割爱,绝求去贪,直心离欲的问题。

由此可见,断欲去贪对修道得道的重要性了,这也可知,宣化上人所以要作此浅释和出版此经的苦口婆心了。所以,实在也可以说,这部经典,真是拯救西方社会,乃至世界各国社会,因误用物质文明而产生严重流弊的一帖良药了。

《佛说四十二章经》,这部经的名字有七个字,这七个字有通、有别。通,就是这一个“经”字,这是一个通名,佛所说一切经典的通名就叫“经”。在“经”的上边又有一个别名,别名就是这一部经自己的名字,它一个特别的名字,和其他经不一样的名字。这经就好像我们人都叫人,这是一个通名;人又有自己的名字,姓张的叫张某某,姓李的叫李某某,都有一个自己的名字。佛说经也是这个样子,有通名,有别名。“佛说四十二章”是这部经的一个别名,别名里边又分出来这部经是人法立题。人,佛是人;四十二章经,是法,所以叫人法立题。

这部经是佛所说的法,佛的弟子在结集经藏的时候,把它一章一章地结集在一起,这也可以说是佛的语录,把佛所说的话,聚集在一起,成为一部经。四十二章就是四十二段的语录。

Copyright ©2023 读经典  |   渝ICP备2023004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