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华简介

余秀华简介

余秀华,女,1976年生,湖北钟祥石牌镇横店村人,著名当代诗人,代表作《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作品被《诗刊》微信号发布后,余秀华的诗被热烈转发,人们惊艳于余秀华的天才和诗歌的质朴滚烫、直击人心。

余秀华出生于1976年,湖北钟祥市石牌镇横店村村民。因出生时倒产、缺氧而造成脑瘫,使其行动不便,高中毕业后赋闲在家。余秀华从2009年开始写诗,主题多关于她的爱情、亲情、生活感悟,以及她的残疾和无法摆脱的封闭村子。

1995年,19岁的余秀华“在非自由恋爱下结婚”,这段婚姻除了给她带来了一个现在已经18岁在武汉念大学的儿子外,更多的是不幸和苦闷,尽管直到现在两人并未离婚,但多年来两人已少有联系。

1998年,余秀华写下了她的第一首诗《印痕》,到目前为止,至少已写了2000多首诗。

学者和诗人沈睿称她为中国的艾米莉·狄金森,“余秀华的诗歌是纯粹的诗歌,是生命的诗歌,而不是写出来的充满装饰的盛宴或家宴,而是语言的流星雨,灿烂得你目瞪口呆,感情的深度打中你,让你的心疼痛。”

编辑刘年还说:“她的诗,放在中国女诗人的诗歌中,就像把杀人犯放在一群大家闺秀里一样醒目——别人都穿戴整齐、涂着脂粉、喷着香水,白纸黑字,闻不出一点汗味,唯独她烟熏火燎、泥沙俱下,字与字之间,还有明显的血污。”

不过,将余秀华比作艾米丽·迪肯森,还是引来不同的争鸣,认为这个比较有些过了头。出版人、诗人沈浩波在微博上写道,“仅就诗歌而言,余秀华写得并不好,没有艺术高度。这样的文字确实是容易流行的。这当然也挺好,只不过这种流行稍微会拉低一些诗歌的格调。不过再怎么拉低,比起轻浮的乌青体来,总还算不上丢人败兴。”

评论家、上海译文出版社副社长赵武平认为,身体患疾为余秀华的创作加上了同情分,但文学评论界不能不管艺术标准,他认为有些评论里添加了过多的感情色彩,就像在某些儿童画里见到了“毕加索”或“米罗”。

香港诗人廖伟棠在与沈浩波回应里还指出,,余秀华和许立志(打工诗人,去年坠楼身亡)都有几首好诗,这已经很不容易。那些缺点存在于她的不好的诗中,也存在你我不好的诗歌里。然而她的确比我们更艰难,何必尽力一毁?。

经典语录

吹过我村庄的风吹过你的城市流过我村庄的河流流过你的城市但是多么幸运,折断过我的哀伤没有折断过你 月亮圆一百次也不能打动我。 屋宇如鱼,匍匐在水面上,吐出日子,吐出生老病死和一个个延绵不绝的四季我说不清楚,四周一天天向我合拢的感觉,我离开的一天会不会有一棵花椒树早早地站在我头顶 一个男人在我的房间里呆过两支烟蒂留在地板上了,烟味还没有消散还没有消散的是他坐在高板凳上的样子翘着二郎腿心不在焉地看一场武术比赛那时候我坐在房门口,看云,看书看他的后脑勺他的头发茂密了几十年了,足以藏下一个女巫我看他的后脑勺,看书,看云我看见堂吉诃德进入荒山写下信件,让乔桑带走,带给杜尔西内亚 久别无悲伤其实一说到悲伤满山都绿我是一个没有来处水袖长飘的女人老是老了只有眼睛能窝住一湖水我不停地跳,桃花不停地落,雪花不停地飘结局处,我一定伏在地上风浮动长发 我不想让玫瑰再开一次,不想让你再来一遍 风不停的吹,春天消失得快,又是初夏了。 吹过我村庄的风吹过你的城市 流过我村庄的河流流过你的城市 但是多么幸运折断过我的哀伤没有折断过你 偶尔,想起你。比如这个傍晚 我的厨房吃一碗冷饭的时候,莫名想起了你 刹那泪如雨下 这无法回还的生疏是不能让我疼的 再不相见就各自死去也不能让我疼啊 陌生的人间,这孤独也不能叫我疼了 真是说不出来还有什么好悲伤 浩荡的春光里,我把倒影留下了 把蛊惑和赞美一并举起了 生命之扣也被我反复打过死结 然后用了整个过程,慢慢地,慢慢松开但是这个世界你我依旧共存还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Copyright ©2023 读经典  |   渝ICP备2023004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