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伊里奇之死

之所以要思考“人活着的意义”这样的问题,是为了在以后的任何时候(特别是死前)不让自己出现极度懊悔和彻底否认自己的情况。因为一个人价值观的崩塌是非常痛苦恐怖的事,而这样的崩塌如果越早,且由自己主动挑战、攻击和解构,就完全不一样。这样的做法是为了两件事,首先给自己更正错误的时间,其次是建立一个更牢固的地基。如果是由连自我挑战都经不起的价值观来主宰人生的话,那将会是一个多么脆弱和随意的人生啊。大概也正是因为此,苏格拉底才会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吧。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查看更多 >
托尔斯泰

原作者: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作品: 《安娜·卡列尼娜》 《战争与和平》 《复活》 《智慧历书》 《什么是艺术》 《托尔斯泰谈幸福》 《克莱采奏鸣曲》
托尔斯泰简介: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 ,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政治思想家 、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1844年入喀山大学 ,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 (更多)

Copyright ©2023 读经典  |   渝ICP备2023004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