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像歌德一样,把最丰满、最真实的自传欠写在他的各类作品之中,既然如此,我们何必需要正式的自传呢?小说和故事把作者在每一段生涯中那些一目了然的肖像都包括进去了。字里行间有他的替身在悄悄地行走。在《哥萨克》里,为逃避莫斯科的沉闷无聊而投入事业与自然怀抱的奥列宁少尉,不管是衣着还是面孔,每根线条都酷似炮兵上尉托尔斯泰。再看看《战争与和平》中那个默默沉思、闷闷不乐的别祖霍夫,看看《安娜?卡列尼娜》中那个积极寻找上帝,同时对人生意义大惑不解的列文少爷,你从这两人身上可以找到尚未面临危机,依然热爱生活的托尔斯坦。

标签: #激情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查看更多 >
茨威格

原作者:茨威格

茨威格作品: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人类群星闪耀时》 《昨日的世界》 《心灵的焦灼》 《象棋的故事》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 《恐惧》
茨威格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资产阶级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 (更多)

Copyright ©2023 读经典  |   渝ICP备2023004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