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最使人感到意外的是,在陀思妥耶夫斯基书中,感情融化在爱情之中。这是他所有行动的行动,长篇小说,甚至整个文学几百年来,从古典文学以来,只是导向男女之间这一中心感情,把这当作一切存在的原始根源,陀思妥耶夫斯基则把长篇小说向下引导得更深,或者向上引导得更高,径直导向最后的认识。爱情在其他诗人那里是人生的最终目的,艺术作品的叙事目标。对陀思妥耶夫斯基而言,爱情并非原始的元素,而只是人生的阶段。对于别的诗人而言,灵魂和感官,男性和女性,完全彻底地消融在天国般感情中的那个瞬间,鼓角齐鸣隆隆作响,这是互相和解的光荣时刻,一切纷争得到调停。归根到底,在他们,在其他诗人那里人生的矛盾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相比,显得幼稚可笑。

标签: #书籍摘抄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查看更多 >
茨威格

原作者:茨威格

茨威格作品: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人类群星闪耀时》 《三作家》 《昨日的世界》 《心灵的焦灼》 《象棋的故事》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
茨威格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资产阶级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 (更多)

Copyright ©2023 读经典  |   渝ICP备2023004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