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见说了,怒气于心,欲待要和宋江等厮并,却又自肚里寻思:一则是上界星辰契合,

二乃被他们软困,以礼待之,三则又怕斗他们不过。因此只得纳了这口气,便说道:“你们弟兄虽是好意,要留秦明,只是害得我忒毒些个,断送了我妻小一家人口。”

……(此处省去一百一十五字,哈哈!)

秦明道:“这事容易,不须众弟兄费心。黄信那人,亦是治下;二者是秦明教他的武艺;三乃和我过的最好。明日我便先去叫开栅门,一席话,说他入伙投降,就取了花知寨宝眷,拿了刘高的泼妇,与仁兄报仇雪恨,作进见之礼如何?”

读罢此处,不禁暗自佩服秦明能接连两次很快地从一个事上转出三条理由,不禁想送给他一个新绰号,曰“秦三条”。

标签: #励志 #感悟 #宋词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查看更多 >
施耐庵

原作者:施耐庵

施耐庵简介:

施耐庵(1296—约1371),名子安(一说名耳),本名彦端,汉族,兴化(今江苏兴化县)人,原籍苏州,元末明初小说家。博古通今,才华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36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书,与门下弟子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并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 (更多)

Copyright ©2023 读经典  |   渝ICP备2023004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