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衫不履

男同学原来有些西装革履,裤线笔直的,也有穿麂皮夹克的,后来就日渐少了,绝大多数是蓝布衫,长裤。几年下来,衣服破旧,就想各种办法“弥补”,如贴一张橡皮膏之类。有人裤子破了洞,不会补,也无针线,就找一根麻筋,把破洞结了一个疙瘩。

这样的疙瘩名士不止一人。教授的衣服也多残破了。朱自清先生的大衣破得不能再穿,就买了一件云南赶马人穿的深蓝氆氇的一口钟大概就是彝族察尔瓦披在身上,远看有点像一个侠客。有一个女生从南院女生宿舍到新校舍去,天已经黑了,路上没有人,她听到后面有梯里突鲁的脚步声,以为是坏人追了上来,很紧张。回头一看,是化学教授曾昭伦。他穿了一双空前露着脚趾绝后鞋后跟烂了,提不起来,只能半趿着,因此发出此梯里突鲁的声音。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查看更多 >
汪曾祺

原作者:汪曾祺

汪曾祺作品: 《受戒》 《慢煮生活》 《大淖记事》 《做饭》 《岁朝清供》 《故乡的食物》 《肉食者不鄙》
汪曾祺简介:

汪曾祺(1920.3.5~1997.5.16),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还写了他的父亲,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 (更多)

Copyright ©2023 读经典  |   渝ICP备2023004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