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作品
秋天的况味经典语录
1 、秋天的黄昏,一人独坐在沙发上抽烟,看烟头白灰之下露出红光,微微透露出暖气,心头的情绪便跟着那蓝烟缭绕而上,一样的轻松,一样的自由。不转眼缭烟变成缕缕的细丝,慢慢不见了,而那霎时,心上的情绪也跟着消沉于大千世界,所以也不讲那时的情绪,而只讲那时的情绪的况味。待要再划一根洋火,再点起那已点过三四次的雪茄,却因白灰已积得太多,点不着,乃轻轻的一弹,烟灰静悄悄的落在铜炉上,其静寂如同我此时用毛笔写在中纸上一样,一点的声息也没有。于是再点起来,一口一口的吞云吐露,香气扑鼻,宛如偎红倚翠温香在抱情调。于是想到烟,想到这烟一股温煦的热气,想到室中缭绕暗淡的烟霞,想到秋天的意味。 2 、大概凡是古老,纯熟,熏黄,熟炼的事物,都使我得到同样的愉快。如一只熏黑的陶锅在烘炉上用慢火炖猪肉时所发出的锅中徐吟的声调,是使我感到同观人烧大烟一样的兴趣。或如一本用过二十年而尚未破烂的字典,或是一张用了半世的书桌,或如看见街上一块熏黑了老气横秋的招牌,或是看见书法大家苍劲雄深的笔迹,都令人有相同的快乐,人生世上如岁月之有四时,必须要经过这纯熟时期,如女人发育健全遭遇安顺的,亦必有一时徐娘半老的风韵,为二八佳人所绝不可及者。 3 、大概我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是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凛烈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
人生何必自寻苦恼经典语录
1 、我总以为生活的目的即是生活的真享受,其间没有是非之争,我用“目的”这个名词时有点不敢下笔。因为这种包含真正享受它的目的,大抵不是发自有意的,而是一种人生的自然态度。“目的”这个名词便含有一种企图和努力的意义。人生世上,他的问题不是拿什么做目的,或怎样去实现这目的,而是怎样去应付此生,怎样消遣这五六十年天赋给他的光阴。他应该把生活加以调整,在生活中获得最大的快乐,这个问题跟如何去享受周末那一天的快乐一样实际,而不是形而上的问题,如果人们生在这宇宙中另有什么神秘的目的,那么只可以做抽象的渺茫的答案了。 2 、所以在我看来,物质上的欢乐和精神上的欢乐,它的分别是紊乱的、不易分辨的、不真确的。我疑心这种分类是根据于一种错误的哲学理论,把美和肉严加分别,而并没有将我们真正欢乐直接严密研究一下子以为证明。 3 、生之享受包括许多东西:我们本身的享受、家庭生活的享受、树木、花朵、云霞、溪流、瀑布,以及大自然的形形色色,都足以称为享受,此外又有诗歌、艺术、沉思、友情、谈天、读书等的享受,后者的这些都是心灵交流的不同表现。这许多享受中,有些享受是易见的,如食物的享受,社交宴会或家庭团聚的欢乐,风和日暖时春天的野游;另外一些较不明显的,则为诗歌、艺术和沉思等享受。
唐人街经典语录
1 、他们可以一动不动地站上半小时,就像那些在沼泽地带,用一条腿站着休息的白鹤,眼里看着这个熙攘而匆忙的世界,忘怀地沉醉在其中。 2 、汤姆是个爱用头脑的小男孩,他的指甲都被他在苦思时咬得光秃秃的。在别人眼中,他和其他男孩子不大相同,显得有些怪异。他喜欢游戏、打球,但是他对打架从来都毫无兴趣。看到别的孩子打架,翻滚成一团,只觉得毫无意义。“人为什么要互相打斗呢?”这是他最早就想到的一个问题。偶尔来个恶作剧,还蛮好玩的,可是打架或躺在对方的肚子上,不是很不人道吗?甚至于像野兽的行为。打架能 证明什么吗?证明赢的人比较壮。就算他比较壮打赢了这场架又怎么样?当你看到电影上歹徒被侦探或警察噼里啪啦地打着耳光,然后抓着他发昏的头往地上一掼,你会觉得毛骨悚然。没错!歹徒应该被制伏,可是这么一来谁愿意去当警察,或追捕坏人呢?受过教育的人绝不愿意! 3 、汤姆学会了如何对美国的国旗示敬,“花旗”就是广东话中的美国国旗,也就是美国的代称。他将国旗与操场联想在一起,还有那些在旗子下玩耍、翻筋斗,充满希望的男孩、女孩们,他们的躯体就像他们的国旗一样柔软、美观、荣耀。 “哇!它真是这世界上最美的旗子了。”汤姆这么认为。后来受了学校发生一次意外事件的影响,他对美国国旗的喜爱有所改变。

2页 / 

2

林语堂 经典语录

林语堂

林语堂作品: 《吾国吾民》 《苏东坡传》 《京华烟云》 《红牡丹》 《啼笑皆非》 《生活的艺术》 《人生不过如此》
林语堂简介: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男,中国文学家、发明家。福建省龙溪人,生于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乳名和乐,名玉堂,后改为语堂。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硕士,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曾任北京大学英文系主任、厦门大学文学院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曾创办《... (更多)

Copyright ©2023 读经典  |   渝ICP备2023004587号